中国知网查重样例–新闻调查内容上求真

2017-09-02 作者:小编

中国知网查重样例--新闻调查内容上求真

1、 叙事目的追求真实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叙述。即便是整个新闻学从根本上讲,也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换句话说,就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之上。自然,真实也就成为新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新闻叙事就是有严格规定的叙事:新闻叙事必须叙述真实之事而且必须通过叙事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⑤

2、 叙事人探求真实

“众所周知,一条被刊发或播报了的新闻报道,都是以报台的名义刊发或播报的,其中,既有采写报道的记者,也有被记者所选择的采访对象和被选择了的采访记者的陈述,还有编辑以及审阅签发的报台负责人等,也就是说,一个新闻叙事文本的隐指作者总是一个集合体,这个集合体才是真正的新闻叙事人。”⑦《新闻调查》中有两类叙事者,一是访谈中叙述事件或卷入事件的人物;一是记者,也就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而记者的行为及其调查过程,又是这一栏目“具调查个性和优势的词汇”,⑧记者的态度倾向、距离远近、客观程度决定了讲述故事和展现事件的方式。

3、 叙事表达逼近真实

电视是一种视听媒介,受众主要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来参与这一媒介的信息传播。因此,画面和语言也便成为电视节目的主要叙事方式。在《新闻调查》中,言语的作用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记者在与采访对象交流时,很注意激发他们的说话愿望,给他们创造说话的语境和氛围,让他们的话语鲜活、即兴、有个性。更可贵的是,他们还懂得沉默的力量,懂得“沉默不语中有许多不可言传的信息,本身就是言语的组成部分。”⑩像《农民连续自杀案调查》中,当记者问到那位乡干部,在李祥深夜自杀、家人呼救时,住在临屋的他有没有救人的念头时,这位干部长时间沉默;《迟到的审判》中的审判长,遇到难以明言的苦衷,要求中断采访,点上一支烟走到窗前,长时间沉默。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话语”在电视媒介中能传达出丰富的潜信息。

画面赋予电视深度一种独尊的魅力,一方面,可以对有声语言进行顺向的强化和激励,为其提供“看得见”的证据支持,如《双城的创伤》中,柴静面对心灵极度受伤的小学生,并没有像采访其他对象那样提出大量理性问题,而是朋友式地轻轻为之拭去泪水;另一方面,电视画面又可以对有声语言进行颠覆,建立更具说服力的规范,在《透视运城渗灌工程中》,地区各级领导在采访中都信誓旦旦地说绝大多数渗灌都在发挥作用,而拍摄到的画面却是个个渗灌中都满是枯草、无法通水,将事实用无声的画面陈列出来,实现了对采访对象言语的颠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