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撰写教学论文

2018-09-26 作者:小编

高质量的教学论文一般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经验的典型性;二是理论的前瞻性。也就是说,好的论文,对于指导教学、推进课改、提高效果、避免少走弯路,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和水准,写作者应该如何入手呢?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PaperisOk论文查重网提供知网查重免费入口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一、论文的写作原则

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写作素养,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就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形成表现的欲望。这时,应注意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以小见大。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开口不要太大,取材可以是一节课的收获体会,也可以是某一教育现象的启发、感悟;可以是课堂生成的某一细节的机智处理,也可以是拓展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的具体案例……如果口子太大,既不容易把握,也难以写具体。
二是叙议结合。教学论文的撰写,一般是从自己的教学体验或从身边教育现象的感悟出发,去阐明自己的观点,介绍自己的经验和作法,特定的内容决定了一般采用叙议结合的表现形式。但叙述要有选择性、针对性,要悄悄为后面的观点阐述作铺垫,打伏笔;而后面的议论又要紧扣叙述的内容,在叙的基础上升华。这样,文章才会显得有血有肉,结构紧凑。
三是力求创新。教学论文的创新,首先应是观点上创新,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快”。其次才是形式上的创新、结构上的创新。但切忌“故弄玄虚,标新立异”。

二、论文的构思方法

教学论文的构思方法很多,根据自己的写作体会,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探究。这种构思方法一般是带着工作任务和压力去寻求。例如:我们确定了一个“研究课题”,要写“结题报告”或呈现“研究成果”,一般都是围绕所选的“课题”去搜集材料,进行探究。从实践上加以总结,从理论上加以提炼。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集中群体的智慧,并融入个人独到的见解,形成于文。例如:我为了探讨“评课的标准和作用”,曾多次深入中小学听课,尤其注重听各位老师的评课,从他们的发言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分析、探究,并融入自己的思考,写成了《评课的艺术与功能》。
二是教学反思。我们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无论怎样,总有几堂自己满意的课,在教师中开展“我满意的一堂课”展示活动,不仅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而且这“满意一堂课”的独特教法,激趣技巧,解难秘诀,创新策略……就是论文写作的佳切入点。例如:我的《题海无边,教材是岸》等就是按照这种构思方法写成的。
三是借助联想。如果我们是教育科研的有心人,那么,往往一个细小的教育现象能引发我们对教改的思考,对写作的冲动。这时,我们要善于抓住这飘拂的意象,将平时积累的素材结合起来,借助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入下去,就是很好的写作题材。例如:我的《语文教学与市场经济》等就是借助联想构思而成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机遇,善于捕捉机遇,充分利用机遇。要将“留心意外之事”,作为写作灵感的触发点。巴斯德曾说:“在观察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因此,只依赖、等待机遇,如同“守株待兔”,必将与机遇擦肩而过。
四是借鉴消化,归类小结。这种方法是平时要注意自己点滴经验的积累和信息动态的收集,要善于从他人的智慧中受到启发,吸取营养,并拓展、延伸。例如:我的《写作指导课,通病知多少》、《高中语文优质课述评》等都是运用这种方法构思而成的。
五是反弹琵琶,逆向思维。有些事物和现象,正面看好象没有多大意义,但如果改变一种思维方式,反弹琵琶,可能会收到“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例如:我的《教师迟到以后》、《穷在深山有远亲》等,都是运用逆向思维构思而成的。

三、论文的写作技巧

一篇教学论文要得到同行的青睐,除了内容和构思方法外,写作技巧也很重要。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是观点上求新。论文观点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看得全,要有别出心裁的思路和设计。例如:我的《语文教学创新例说》就是力求体现这一点。
二是内容上求实。论文写出后,起码作者本人要感到自己的文章能给读者一些具体想法、作法,有实质性可取的内容,切忌“蜻蜓点水”、“隔靴抓痒”。例如我的《跨入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途径》就是尽量做到让事实说话。
三是形式上求异。一篇好的论文,形式上也应有亮点,要么在标题上翻新,要么在线索上独特,要么在包装上精巧,要么在思路上激活,要么在表述上出奇,要么在布局上制胜……总之,一个好的标题,一条新颖的线索,一段生动的描写,一番富有哲理的议论……甚至一个贴切的比喻,都有可能使读者产生“耳目一新、眼睛一亮”之感,这就要求写作者要不枸一格,大胆创新。例如:我的《警惕负负得正》、《我看游记的写作》等,就是在这方面作了些探索。

单位:江西丰城市教学研究室

作者:熊仁山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6年9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