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迈德 中国学术不端行为缘何层出不穷

2018-11-21 作者:小编

中国的管理部门更喜欢那些既符合他们体制需要又符合科学需要的项目。科技部日前发布通告,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这不仅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还吸引了很多关注中国科技政策的外国观察者。在 2月23日《自然》杂志的在线报道中,特约记者贾鹤鹏提到:中国的这次撤奖值得赞扬,但据此欢呼这个国家应对学术不端行为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还为时尚早。“李连生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这次事件只是个个案”,整个事件中有太多不可复制的因素。PaperisOk论文查重网提供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美国俄勒冈大学政治学系的苏迈德(R. P. Suttmeier)教授是美国中国科技政策观察者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早在80年代,他就著有《科研与革命——中国科技政策与社会革命》。之后,他继续研究中国的科技体制、科技政策和科技改革以及合作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等问题,曾参与《中国科技改革十年回顾》等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的旁观者,他认为,中国目前的学术不端问题所暴露的是更大的科技管理方面的问题。
人物周刊:您如何看待牵扯入事件中的那位教授的学术不端行为?在中国,大部分民众倾向于认为对他的惩罚太轻了,而且认为应该追惩与这件事情有关的责任人和机构。
苏迈德: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虽然中国的学术不端行为个案确实需要追查,问责相关的责任人,但我还是认为,我们很难把中国科技体制的问题归罪于某个特定的组织或个人。我认为,在这件事中,我们应该去问:中国现在的情况究竟是几个坏人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做了坏事(学术不端行为)?还是这个环境需要改革以保证好人不会做坏事?
事实上,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的科研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正是很多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诱因。
人物周刊: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科学界学术不端的行为层出不穷?
苏迈德:西方也会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但跟中国的情况不一样。随着近几年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日益增加,科技管理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也纷纷浮出了水面。中国缺乏对科研资金管理部门的问责,也属于中国的科技管理方面问题的一部分。
人物周刊:作为一个外国观察者,你看到中国在科技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苏迈德:这些问题是多层面的。
首先,它存在于这个系统的顶部。作为一个外国的观察者,我觉得,在国家决策层面,中国还缺乏对不同科研群体的各种诉求进行排序的有效机制。这个国家高层的领导者还几乎无法得到一线研究者的独立、无利害相关的意见。而且一些评估过程的不透明正在增加科研基金被滥用的可能性。
在具体项目的操作层面,中国的管理部门更喜欢那些既符合他们官僚体制需要又符合科学需要的项目。事实上,在实际操作中,两个目的往往很难同时达到。
人物周刊:在美国,你们也有一个国家科学奖章,而且我知道那个奖章的提名并非部门提名而是由学术团体等民间机构提名。
苏迈德:授奖的问题也应该从科技管理角度去考虑。美国的国家科学奖章授予时确实不需要部门提名,同事、同行甚至人都可以提名自己认为合适的候选人。但它的筛选程序相当正规,而且奖项(即使是政府主导的奖项)评选时并不会考虑候选项目的政治影响。
人物周刊:根据程序,美国的科学奖章由一个有12名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匿名评选。这个委员会中的每位成员都是由总统亲自任命的。这样评出来的科学奖章的声誉一直都不错,您认为,美国的那个奖项跟中国的国家科技奖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可供中国借鉴的地方?
苏迈德:你提到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我并不认为,评委们是美国科技奖评选的关键。与中国的科技类奖项相比,美国的科技类奖项大的优势在于,每一个候选人在申请这类奖项之前已经经过了各种前期选拔——发表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发表专著,以及得到教席……在这样的层层选拔之后,在被提名的科技奖项之前,这位科学家的道德品质和学术水平早已得到了一个自发和自治的学术群体的检验与承认。

作者:李珊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7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