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研究生学术不端的表现及原因探析

2018-11-20 作者:小编

【摘要】研究生是我国学术研究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处在学术研究的一线,其学术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学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近年来,研究生中出现了种类繁多学术不端行为,对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未来学术研究的质量造成负面影响。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高等学校倡导并形成崇尚诚实劳动、鼓励科研创新、遵循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杜绝学术不端,对于保持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促进我国学术研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aperisOk论文查重网提供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学术不端;对策

1.研究生学术不端的表现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在激烈的竞争中是否能立于不败之地。研究生的学术道德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健康的学术氛围、科学的学术规范体系、良好的学术道德是推进学术研究发展繁荣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也决定着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但近几年研究生的学术道德不端现象愈演愈烈,前景令人担忧,已经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了学术进步,进而影响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具体表现有:
1.1论文剽窃抄袭
学术研究的核心在于创新,特别是研究生这种高层次人才的研究成果更应突出创新,突出“原创性”。由于诸多原由,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成为当前我国研究生为普遍的学术不端行为。一项对硕士生导师的调查表明:25.7%的导师曾发现学生论文中有抄袭现象。博士生的抄袭、剽窃现象也非常严重。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研究生为了早出成果,多出成果,采用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而且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利用现今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用“揉面团”形式把一些类似的成果收集起来,进行二次加工,拼凑或改头换面转变成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抄袭方法一改过去的“剪刀加糨糊”的简单办法,比较隐蔽。有的把国外学者的外文成果翻译整理后直接署上自己的名字,就堂而皇之地变成自己的科研成果了。还有的研究生对专业课程指定的参考书目不去认真研读,对课程的作业或报告东拼西凑,直接从网上下载,稍作改动就应付给教师充当课程论文了,甚至投稿发表。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引用不规范造成的,一篇论文中出现大篇幅的他人文章的内容,而这篇论文仅对他人成果的一两句话做了注释。这显然也是一种抄袭或剽窃。
1.2研究数据造假
实验数据是获取科学实验结论的基础。科学研究要想获得科学、客观、可靠的结论,必须尊重实验事实,容不得半点虚假。研究生更要认真做好科学实验,这不仅可以获取客观、可靠的实验数据,而且还有助于培养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分析问题的习惯。然而,一些研究生缺乏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不愿做枯燥艰辛的实验或调研,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实验,致使无法得到合理的实验数据。为了顺利完成功课或者论文,只好“借鉴”他人的实验数据,或者依想象,轻率地修改、伪造实验数据,蒙混过关。当前研究生数据造假主要有三种形式:修改实验数据、未经实践,杜撰实验数据、修改他人数据,据为己有等。调查表明,实验数据的造假已成为研究生学术不端现象中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数据造假的人绝非少数。
1.3一稿多投多发
一稿多投是指作者把自己的作品同时或者先后发给不同的出版社或其他媒体发表(同时或者先后发表),即多次使用同一作品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有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这就意味着,作者在规定之日内是不得一稿多投的。
一稿多投或多发的现象在研究生中为明显、也为普遍。绝大多数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研究生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发布数量和质量都有严格的要求, 再加上找工作或评奖学金等方面的需要,这就使得一些研究生为了追求发表文章的数量,把同一篇文章略作修改在另一刊物发表。“不少研究生认为,一稿多投或多发,在登记成果时只取一家则不存在违规问题,没有违背学术道德。”
1.4论文署名交换
学术论文的署名,似乎是很简单明确的。谁写的论文,就署谁的姓名,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目前学术界这一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是:为了得到科研经费或为了得到更好的科研条件,需要领导重视并全力支持,于是请领导署学术论文的作者;为了论文能够发表,社会能够重视,想方设法请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将大名挂在自己论文的作者上;为了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需要,希望自己的论文能够发表且能尽快发表,将论文寄给稿源不足的学校的老熟人、老同学那里共同署名,这样,外稿变成内稿,可以优先发表。
1.5雇佣“枪手”造假
包括请“枪手”替自己写论文和自己当“枪手”替别人写论文两个情况。雇佣“枪手”为自己撰写学位论文,或蓄意编造学术科研经历,或提供虚假论文发表证明,或向研究资助人谎报研究结果等一系列弄虚作假的行为。雇佣“枪手”弄虚作假者,多是在职研究生,他们入学读研的目的不是抓紧有限的时间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而是花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疏通各种关系,“买版面、买稿件”,应付各种考试与考核,套取相应成绩和学分,其目的就是为了有个研究生学习经历,能如期毕业并获得学位。现在在大学校园内和互联网上时常有“寻枪”之类的告示。校园枪手络绎不绝,枪手事件频频发生。有的网站明码标价。甚至还有即将发表的文章寄明码标价出售。枪手队伍中,不乏高校研究生。充当枪手包括请“枪手”替自己写论文和自己当“枪手”替别人写论文2种情况。前者用金钱购买学术产品,骗取学位;后者将自己的“知识”变成“生产力”,获取一定的物质报酬。
2.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的原因
研究生毕业后将在各行各业中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责任,有些还将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如果基本的学术道德意识和学术诚信品质不能在学术起步阶段就树立起来,不仅会阻碍其健康发展,影响其学术道路的发展,而且对社会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认真分析研究研究生学术道德缺失的各种影响因素,对扭转高校学术道德缺失的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因素很多,客观上有社会的因素: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意识发生转变、浮躁、急功近利之风严重影响着学术界健康发展,学术风气不正;长期以来,高校素质教育实践中片面的学术技能训练和德育教育的形式化使学生没有得到学术规范的系统训练和教育;学术评价机制存在严重的缺陷,量化管理方式和学术管理制度供给不足导致学风不正;学术研究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有待提高。
2.1不良环境的影响
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日趋增多,从根本上说,与社会大环境有着必然联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被公认的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重要的因素。
从社会大环境对研究生的影响来看,市场经济中物欲横流,腐败现象屡有发生,诚实守信早已成为迂腐和吃亏的代名词而被一些人抛于脑后,以至于许多学者疾呼我们的社会出现了“道德危机”。高校不可能游离于社会大环境之外,一些研究生总会受到这些负面影响,因而把学术不端行为当作一种正常现象来看待。
此外,国家为了减轻社会就业压力,逐年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复试分数线一降再降,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各个高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原本“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在生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也变成了“宁滥勿缺”。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而部分院校研究生培养年限又相对缩短,其结果导致研究生队伍鱼目混珠,使部分考研成绩低、综合素质差、学术能力低下的考生也能进入研究生教育的殿堂。虽然这部分学生所占比重较少,但由于他们的原本缺陷,为今后的学术不端埋下隐患。
2.2制度建构的不力
2.2.1学位制度不够完善,学位类型单一
学位制度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分别是1980年和1981年颁布实施的,其所规范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早期我国研究生规模小,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研究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就业,从事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工作。但是近几年我国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人数迅速增多,从硕士生的就业流向看,考公务员、去企业等实际工作部门就业的研究生比重越来越高,在教学、科研岗位从事学术工作的研究生比重逐步降低。虽然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我国扩大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招收了MBA、EMBA、MPA、法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尤其是从2009年起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说这些都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对属于“同一层次”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由于重学术轻应用的传统观念,社会大众依旧认为“前者水平低于后者”。这显然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专业学位的发展。正是学位制度的“不进步”才造成了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单一性,进而导致研究生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的不科学、不完善,容易形成学术不端的“客观环境”。
2.2.2学术评价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学术界,至今没有针对广大研究生形成一个客观而且公正有效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完善的学术评价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对研究生学术成果的评价只有简单的数量上的量化标准,即用量化亦即数量统计的方法来衡量和评价某个对象的学术成就,进而影响甚至决定某个对象的学历、职称、科研项目、学术地位等诸多方面。同时,科学研究也是一种严谨、枯燥、艰辛、繁重的智力劳动,需要广种薄收,在这种情况下,给研究生造成较大的科研心理压力,使科研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现阶段,大多数高校都规定研究生在上学三年期间必须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一篇论文,否则就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众所周知,科学研究需要有学习、积累、思考、调查、论证的充裕时间,需要有创意和想象力的必要过程,需要有新观点产生的一定周期,需要有检验新思想的若干阶段,更需要有产生灵感的适宜时机。而这种简单的、量化的做法,总会使研究生为了保证自己拿到学位,不得不在短时间内粗制滥造,这样学术失范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2.2.3学术监督审查制度不健全
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会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而学术监督审查机制不健全,则会使这种学术失范的现象大量泛滥。近年来,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严重,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部分学校长期缺乏对研究生学术不端与失范行为的监管和约束,无形之中助长了学术不端与失范行为的发生。二是学校虽有相关机构,但怕披露了学术不端与失范行为会影响学校声誉,或有损于学术团队与导师的切身利益,总是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极力隐瞒,学术监督机构形同虚设,有效的监督机制一直未能形成。三是虽发现了学术不端与失范行为,学校担心处罚学生会影响毕业和就业,要么不做惩处,要么惩处不疼不痒,甚至不了了之。此外,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社会监督体系,仅仅局限于学术共同体内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
2.2.4学术惩罚制度不严格
缺少严格的学术惩罚制度,在客观上助长了学术不端现象的蔓延。严格有效的惩处措施不多,处罚力度不够,监督惩处机制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研究生学术不端与失范行为。其实,惩处不单单是惩罚和处分,也是一种教育和警示。因此,我们对学生的学术不端与失范行为,不能简单地去包庇和宽恕,否则,会酿出危害未来科技发展的苦果。在中国,学术不端行为尤其是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曝光难,处置更难。目前高校对研究生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大都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其中还不乏掺杂着一些微妙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上梁不正下梁歪”,使得大家更愿意心照不宣;如若一有违规者就严惩重罚,则无疑是自揭伤疤;另一方面,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由此导致惩处学术不端的道路上障碍重重。如此一来,各方面力量的终制衡结果就是学术惩罚条例形同虚设,学术造假者的预期收益远大于成本,在追求利益大化的动机驱使下,必然会出现学术失范行为的供给过剩。(下转第11页)
(上接第21页)
2.3高校管理的偏颇
高校扩招后,学生规模扩大,教师承担的任务骤然增加,由此造成了教学管理上的问题。以导师带研究生为例,扩招前一般是一位导师指导几名研究生,现在是十几名、甚至是几十名研究生由一位导师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对学生的论文很难指导到位。高校管理的滞后性,弱化了对大学生学术道德行为的管理。
学业评价制度的片面性。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提高学习水平的保障。然而,我国目前对研究生的学业评价却存在着不少缺陷,过多地重视论文发表的数量而漠视论文的质量。
研究生学术成果发表机制不健全。目前,在论文发表过程中,研究生无疑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完成任务,一些学生不得不交纳昂贵的版面费。“版面费”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使很多优秀的学术成果被埋没,一些学生将可能很有价值的论文发表在较低层次的期刊上,而且还给质量很差的文章可乘之机。这种金钱在学术成果发表中的左右,不但损害了学术的尊严,也对学术的浮躁和混乱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关学术不诚信原因的调查中,一位博士曾用“逼良为娼”四个字表达了对论文发表制度的极其不满。中科院博士生导师王铮研究员也认为:“在这种制度下,研究生们整天为期刊论文投稿发愁,老实一点儿的学生,一稿两投或三投,在研究生期间不得不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聪明一点儿的学生,开始拉关系,走后门。可以说,现有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道德的沦丧。
结语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复杂多样。作为研究生的教育工作者,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要认识到严厉的惩罚不是的手段,消解学术不端主要是教育引导研究生自觉遵守和维护学术规范。我们要从自身的工作出发,明确所肩负的职责,深刻反思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中的得失;深入研究学术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学术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促进研究生自觉遵循学术规范,提升学术道德水平,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从而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导师论导 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指导[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冯坚. 科学研究的道德与规范[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学术道德规范学习材料汇编[M].2002.04
[4]周蓉.论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03)
[5]李欢.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与高校的社会责任[J].黑河学刊, 2010(02)
[6]李海明.对研究生学术不端与失范行为的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7]马革兰.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根源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01)
[8]程孝良.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成因与对策探讨:基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08)
[9]卢黎歌.试论从源头杜绝研究生中的学术不端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08)
[10]蒋华林.加强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作者:祁世友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1年2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