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术不端现象探源

2018-11-19 作者:小编

近些年来,学术不端就像肆虐的狂风席卷大学校园,玷污着“象牙塔”的圣洁,像毒瘤一样侵蚀着人们的灵魂,危害着教育大业的振兴,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找准产生学术不端现象的主要根源,方能对症下药,标本兼治。PaperisOk论文查重网提供知网查重免费入口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根源之一:学术主体的道德家园滑坡沉沦
学术不端首先与学术主体的道德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康德曾经提出一个有名命题叫“人为自己立法”,“法”就是法则、规则、道德,命题说的就是个人要坚守道德自律。个体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是道德行为的直接的基础,一个道德自律性差的人很难不出现不道德行为。学术研究既是高尚的精神生产活动,需要智慧的头脑;又是一项寂寞的活动,需要长久的耐力,需要发挥“慎独”的道德自律作用,如果定力不够,很可能越过道德底线,出现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学术不端行为。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往往出现道德与利益相互矛盾的情形,一边是经济的繁荣,一边却是道德的沉沦。人们把功利实惠的市场规则推广到方方面面,渗透至学术领域,功利浮躁的不良学术风气在大学校园这个昔日被称为“象牙塔”的圣洁殿堂逐渐蔓延开来,近些年来更是“妖气冲天,蔚为壮观”。一些道德素质差、自律不严的教师出现价值取向偏离,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理性占据主导,在学术研究上也走向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机会主义道路,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他们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尊严,自我约束让位于自我沉沦和自我放纵,甚至逐步滑向学术腐败与违法犯罪的泥潭,玷污了学术的纯洁高雅,动摇了教育的道德基础,扭曲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根源之二:学术的本真动机被严重扭曲
蔡元培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1]现代管理学认为,大学的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大学学术研究的目的应该是创新学术成果,服务人才培养,推动文明进步,促进社会发展,这是非常高尚和神圣的,也是学术研究的本真目标。而在现实中,应然目标与实然状态相距甚远,不少教师的功利价值取向和工具理性动机取代了繁荣和发展科学这一高尚而纯洁的动机,出现“学者偏离学术”的恶劣局面。这主要是由于大学教师的角色模糊所导致的。
自从“教师”成为一种职业以后,学术研究就成为大学教师职业生命的一部分,“学术人”与“经济人” 成为大学教师的双重角色。然而,在现实天平上这两个砝码却失去平衡,“经济人”的功利性追求超越了“学术人”的精神性追求,以致后蜕变为“机会人”。其结果就是,自律意识差的大学教师为应付职称与考核所需或为获得可观的科研奖励,竭尽所能,东拼西凑,到处挂名,以求在短期内取得规模效应,学术研究被异化为“学术生产”,厚积薄发的研究过程被异化为立竿见影的生产过程。从近几年曝光的学术不端案例来看,偏离学术规范轨道、学术研究动机严重异化是其重要原因。以实证研究为要的自然科学是如此,以抽象思维为本的社会科学更是这样,背后其实就是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动机作祟,“经济人”的角色地位超越于“学术人”的角色地位,为学术而学术、为真理而献身的人在大学着实不是很多。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不少的大学教师在高级职称聘任以后就不再著书立说了,当年的豪情和壮志也因一纸聘书而湮没。学术动机异化到如此地步,岂不悲哉?!
根源之三: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尚未形成
一套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必将引导学术研究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具有约束、激励与导向的基本功能。然而,现行的学术评价往往把复杂的学术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思维活动数量化,无论是课题申报还是职称评定,在衡量学术业绩时都过分强调量化硬性考核,用人大复印、浙大版、南大版、北大版等核心与非核心、与省部级等量化标准来衡量学术成果与研究项目,动辄要求公开发表多少论文,完成多少项课题,不完成就迫使教师“下课”,这样对量化的作用和功能估计过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近乎苛刻,也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复杂严谨、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性。其后果必然导致几种极端:要么极少数人承受不起压力,走向了轻生之路;要么评价活动中形式主义猖獗,腐败现象盛行;要么许多人负担不起做课题发文章所需的高额费用,纷纷放弃学术之路。这种数量先行于质量的学术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创新思维的火花四溅,也限制了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许多大学教师都被压抑在这种量的规定性之下,疲于应付,失去了学术的乐趣和学人的尊严,更何谈创新呢?当然,学术指标体系过分强调数量标准,轻视质量标准,并不意味着学术评价体系没有质量标准,问题在于质量标准存在明显的弊端:将刊物行政级别的高低等同或近似等同于其学术水平的高低,在计算科研工作量时将核心与非核心、与省级计算不同的分值,刊物的行政级别越高则分值越高。这种根据举办单位级别高度来判定论文质量高低的做法,其科学性令人怀疑。
根源之四:少数学术刊物助推学术腐败
学术成果需以文字的形式公开表现出来,取得学界同行的承认,决定了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对教师的重要性,这是广大教师“学人人格”发展的强烈需求,也是他们晋升职称的现实需要。因此,探讨学术不端现象也就不能回避学术载体即学术刊物这个环节。可以说,大多数刊物能秉承学术载体的道德操守,坚持严肃的学术态度和严谨的学术作风,承担起了推动文明进步与科学发展的社会责任。但在巨大利益面前,部分刊物也纷纷变节瓦解,其办刊者恰好利用了教师的精神需要和职业需求,不坚持学术标准和学术公正,不以学术质量和原创水平,而以职位高低、关系亲疏、出价高低来决定论著或成果是否发表或出版,使得学术期刊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被冲刷得一干二净,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学术不端甚至学术腐败。有关系就能中标立项、有钱就能买到论文和发表论文的游戏规则和荒唐事实使许多教师陷入既爱又恨的情感纠葛,产生严重的人格分裂,颠覆求实、求真、求新、求变的学术精神,在基本的学术精神空场的条件下,出现学术不端现象又怎会是值得奇怪的事情呢?
当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我们并不反对学术刊物适当收取版面费以弥补办刊经费的不足,但决不能以赢利为目的,不能让学术良心蒙羞,不能颠覆社会效益优先于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原本坚守社会效益优先的学术刊物也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很可能滋生出一大批学术蛀虫。
根源之五:大学对学生的学术训练相对匮乏
一个真正的学者不光需要学术良心,而且需要长期接受良好的学术训练和学术教育,这是他能否成为学者的基础条件。学问不光是做出来的,也是教出来的。正如孙正聿所说,“许多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尚缺乏正规的、系统的、严格的学术训练,尚不具备从事学术研究的不可或缺的概念系统、背景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学术的自我意识,尚未实现对‘学术’和‘学问’的认同”[2]。学术研究是一个前后相承、继往开来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主体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学人或学者,大学教师是其中的重要主体。为什么近些年来的学术不端现象比过去更为严重,我认为与他们的教育背景密不可分。大学教师中的新生代产生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大背景(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去精英化的大趋势)之下,连续扩招带来的不光是学生就业压力,也使得人才培养质量出现下降趋势。这期间,往往出现不会教、不愿教、没空教等多种情形:其一,高校中许多新生代教师自身缺乏学术的严格训练,自身尚不足“半桶水”何以给学生“一桶水”呢?在他们的培养下又怎么能培养出学术精湛的优秀学人呢?其二,高校承担了政府的许多职能,精力过多分散,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忽视对大学生的学术训练,大学生不重视也不愿意学做研究;其三,研究生扩招使得导师指导的学生过多,加上他们社会兼职多,行政工作忙,难于集中精力对学生的学术研究进行潜心的指导,传统的一对一手把手教授的师徒关系演变成一对多的老板与雇工的关系,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
根源之六:社会对学术问题的监管不够得力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道德感和道德意识都是社会的产物,而制度和体制以及社会的价值观引导,对人们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从主观上来看,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还不强;从客观上来说,维护学术诚信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起来。主客观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使得论文代写、课题代做、教授抄袭、博导剽窃、伪造数据等学术不端事件在大学校园频繁出现。即便已经有些法律条文和制度规约,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不按制度办事的现象,法治旁落于人治,制度的屈服于长官的意志。而且,对于隐形的学术不端及其处理也缺乏明确的规定,法律不明确,制度不具体,依据不清晰,因此也出现无意与故意、睁一眼闭一眼的灰色视域,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同时,大学行政权力膨胀,权力与学术相互交融、高度捆绑,学术成为权力的附庸,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独特身份为权力所有者带来了直接的学术利益、经济利益和行政利益,出现资源抢夺和垄断现象。这种管理体制又在客观上给那些想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在项目申报、成果评奖、经费争取、论文发表等方面设置了许多障碍,极大地挫伤了普通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53.
[2]孙正聿.学风委第二组讨论情况汇报[EB/OL].[2007-11-14]http://www.sinoss.net/webgate/CmdNewsDetail?newsId=7144.

作者:范松仁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11年1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