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原因及对策措施浅析

2018-11-16 作者:小编

摘要:研究生是未来学术界的后备力量,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关乎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和进步。现今研究生学术不端的现象日益增多、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社会未来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其不端行为采取的措施来进行浅析研究。望其研究为净化高校学术环境、培养研究生认知和独立创作水平能力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学术不端行为 研究生 诚信档案 监督惩罚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321-02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1.定义。在上,不同层面、不同群体中对学术不端行为有不同的定义,但其没有明确给出一个特别准确的界定,在中国科协2007年7月4日颁布的《 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中对学术不端作出了较明确及新的定义标准。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1]。
2.学术不端的主要表现形式。(1)肆意篡改别人学术研究果实;(2)臆造或点篡数据、参考文献,编造事实;(3)不参加创作研究却把自己名字署在他人研究成果上,以充当参与创作;(4)抄袭、剽窃、不当占有别人学术研究果实;(5)臆造注释;(6)他人署名不经许可欠妥使用等等其他学术研究不端的行为[2]。
3.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1)部分研究生将别人的研究成果稍加改动变为己有,有些研究生利用网络搜索资源方式下载发表的论文文献资料,并使用剪贴、复制、拼凑字数的形式臆造虚构论文;(2)有些研究生篡改别人论文的数据和图表,甚至编造没有经过实验就获得的数据,图形等等;(3)大段引用别人的论文并且论文的引用不标明出处;(4)有些研究生没有参与研究,但通过关系在别人的研究成果上分得一杯羹;(5)使用“一稿多投”的形式,将一篇内容相似的论文投递给不同刊物或者多个杂志社,或者把已发表在某个刊物的论文稍微变动甚至是一字不改重投另一刊物或者杂志[1]。
二、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内因
1.研究生心理因素。研究生作为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他们对成功的渴求欲望较强于一般人,并且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但研究生心理存在着波动较大、自我约束力不强等特点,有一部分研究生宁愿放弃科研去追求那些流行时髦的享乐主义。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要消耗很多的时间在实验室和图书馆学习度过,如不能适应研究生阶段那么就会影响他们的科研、学习和工作以及日常生活。
2.研究生自身学术道德修养因素。现今,处于缺失状态下的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研究生在认识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道德规范方面缺乏自主性和能动性。研究生是未来学术界的后备力量,关乎着国家和学术界未来的发展和进步,但现实却不容乐观,一大部分的研究生对剽窃、引用、抄袭、拼凑等学术规范都不了解,根据一项调查,35.4%的研究生“不太了解”和“根本不了解”学术规范。而只有18.9%的研究生非常了解学术规范[3]。
(二)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外因
1.学术的功利性因素的影响。当今社会,对学校的排名及评估个人科研学术能力的标准都局限在论文的发表数量和杂志的等级等量,这就使发表论文成为功利性要求的一种工具。研究生评奖学金、提前毕业、博硕连读等都对论文的发表数量有要求,甚至有些学校对杂志的等级也有所要求。一部分学生在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本身就带有功利性。例如对博士研究生的调查,认为读博可以在评职称和晋升上有更强的竞争力的人达到59.2%;认为读博可以推迟就业,为以后找到更理想的工作打下基础的人有43.5%;认为读博只是一种“敲门砖”用来获得进入高校的人有39.2%[4]。一部分刊物的主办方在学术功利之风盛行的环境下为了经济利益,迎合这种需要,使得一些核心期刊名不副实,丧失了应有的水准。学术、学位论文逐渐成为这些人用来取得经济利益、荣誉、社会地位的手段,使抄袭、篡改试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大肆盛行。
2.研究生学术道德认知的力度不够。研究生们在获取学术规范知识的途径和方法非常有限:36.4%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得的;33.2%是通过“报刊、杂志”获得的[5]。美国的每所大学有关学术道德规范中有必不可缺少的条目就是“Plagiarism(抄袭)”,并且对含义、性质进行定义且规定严重后果,防止学生的各种类型的论文中的抄袭行为 [4] 。
3.监督惩罚机制的不健全。中国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可以说很轻,中国素来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上尤为明显,总是起不到惩戒违规者,警示他人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何毓琦在给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健的信中指出:“在中国,违背学术和道德行为准则所遭受的惩罚很轻,甚至不受惩罚,仅仅是一句‘下不为例’的警告……长此以往,一个不健康的学术体制将只能导致整个学术界的不良后果和声誉。这对那些占大多数的遵守规则的学者们是不公平的。”[6]这种情况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也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使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缺少应有的警惕。
三、预防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
(一)针对其内因采取的措施
1.加强研究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首先,优化研究生培养的激励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是指推动人朝着一定方向和水平从事某种活动,并在工作中持续努力的动力,“方向”指的是所选择的目标;“水平”指的是努力的程度;“持续”则指的是行动的时间跨度[7]。高等学校这个培养高等人才的组织体系中,应该要合理的分配并管理运用其所掌握的资源。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就必须从目标方向及投入强度和持续时间等方面考察。相关数据表明,2007年全国已有17所高等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的手段和措施使有效的资源效用达到大化,充分的调动研究生对学习的热情并有利于科研创新。这些措施包括:实施奖助学金的等级设定、动态评定,建立与研究生奖助机制相联系的招生制度改革,设置专项基金等。其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不仅是研究生的指导者,更是以后从事科研的学生的领路人,导师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有学者指出,学术道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社会转型期的结构性问题或体制性问题,依靠传统传承和学者个人道德自律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8]。
2.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首先,研究生管理条例及学位授予规定中要增加学术不端行为的内容、定义和处罚的内容,完善相关制度。其次,扩大对学术道德的宣传,比如进行学术交流、讲座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研究生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术道德。通过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把学术主体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并将学术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自我要求,即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9]
(二)针对其外因采取的措施
1.加强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当前社会上有太多的不正之风需要整治,这些不正之风直接影响着各个高校的学术氛围,因为学校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的。要想从本质上改变研究生学术不端的风气,各个高校就要对研究生加强诚信教育特别是需要建立非常的学术诚信档案。研究生的学术诚信档案应与他们以后的工作,生活及银行的信用等方面息息相关,如果研究生有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就会被机构记录在案。建立诚信档案不但能加强研究生的自律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能净化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从而改变学术界学术水平。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学习生活指南》上面有段话写道:“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者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它写这段话的寓意不仅是为了制止剽窃行为,更重要的是为了捍卫独立思想的大学理念,来营造一个健康的学术氛围[10]。
2.健全监督惩罚机制。首先,完善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中国应该逐步建立起国家、省和学校三个层级的专门机构来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与此同时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比如,对不断学术行为的举报、调查、回避、质询、辩护、结果的报告及惩罚制度。其次,建立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和奖惩制度。在上,对处罚学术不端的行为非常严厉,例如2009年2月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案一经揭露,多家期刊立即将他的论文撤销[11]。2005年韩国黄禹锡造假案被查实后,他在《科学》上发表的两篇论文被撤销[12]。《科学》杂志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因为他们觉得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然而,在中国却几乎没有自报家丑的事情发生。
四、总结
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和学术界的培养教育等方面规范教育达到多管齐下,研究生学术不端要借助社会、学校、管理层领导、导师和研究生等的共同力量进行他人约束和自我约束来解决,只有达到一定阶段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才能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为国家培养更好的学术型人才。
收稿日期:2011-06-18
作者简介:李丽丽(1988-),女,河南平顶山人,研究生部助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导师:杨阳)。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EB /OL].http://www.cast.org.cn /n35081 /n35533 /n38590 /10436008.html,2007-07-04.
[2]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Z].教社科[2009]3号.
[3]王林.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
[4]张惠琴,李俊儒,段慧:中国大学生“抄袭、剽窃”概念实证研究——中、美大学生plagiarism概念比较[J].外语研究,2008,(2).
[5]劳俊华,段利强.研究生学术规范素养的调查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0).
[6]何毓琦.中国学术失范的原因及实例—— 一位外籍院士写给宋健的信[J].党政干部文摘,2006,(3).
[7]有效营销、激励的概念[EB/OL].http://www.em-cn.com /Article /200609 /37213.html1,2006-09-16.
[8]董建龙.各国加强学术诚信管理的举措及其启示[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1):5-9.
[9]王学风.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
[10]李文凯.美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及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3-12-20.
[11]郭国松.院士课题组多篇论文涉学术造假被期刊撤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02-03.
[12]尘埃落定神话破灭:韩国黄禹锡克隆造假案始末[EB/OL].http://www.no1web.com.cn /20080310 /221297.html,2008-03-10.

作者:李丽丽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28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