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社会根源探析

2018-11-07 作者:小编

【摘要】 尽管采取了种种措施,学术不端行为为什么仍然屡禁不止?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学术研究日益功利化、短期化倾向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学术环境恶化是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主要根源。PaperisOk论文查重网提供中国知网查重官方入口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中国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关键词】 学术不端 行为 社会根源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执行总编张月红曾在《自然》上发表文章称,“中国某期刊检测出31%的投稿中有抄袭现象”,并由此在国内外引起热议。之前,她也曾在国内某学术刊物上提到“中国学术论文单篇引用率在50个国家中排名第42,我们的科研经费年年递增,论文产出第二,但是目前中国科研跟随远远大于创新”。2010年1月,医学界杂志《柳叶刀》杂志发表评论文章《科学造假:中国需要采取行动》,称井冈山大学大规模造假事件令人失望,呼吁中国采取行动打击学术造假。2010年9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联名在《科学》上撰文,质疑目前国内科研基金分配存在体制和文化缺陷。“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及其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已成为国内公开的秘密。
其实,为了规范学术研究,打击学术不端行为,我国陆陆续续制定了许多法规,比如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2004)和《关于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2005)、科技部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2007)、中科院的《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2007)等等,尽管采取了种种措施,学术不端行为为什么仍然屡禁不止?这是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的。
一、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是学术不端行为滋生的潜在原因
首先,现行教育体制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僵化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天马行空般自由思考的能力。中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接受的常常是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严格按照标准答案循规蹈矩地死记硬背,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传统文化中尊重师长的观点进一步固化了这种方式,学生不善于质疑或反驳老师的观点,与此同时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精神。美国杜克大学教授王小凡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国内名校考来的高才生在一次开卷考试的时候,大部分的答案引用了老师的内容,因为他觉得老师的话都很经典。结果,老师要把学生开除。有个中国去的访问学者知道后对美国老师说,“为什么学生不抄别人而抄你的呢?”因为在东方传统文化中,把老师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是受鼓励的。
其次,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教育行政化弊端迫使各高校盲目追求综合化、规模化,是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助推器。近年来,在争相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氛围中,专科院校提出“升本”,本科院校争取硕士点、博士点,单一的文科院校或理科院校向综合型院校发展,而实现目标的部分条件包括在SCI、EI、南大版、北大版等核心与非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多少论文、有多少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获得多少、省部级研究项目。这些被当作衡量学校师资水平、办学质量以及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这些标准直接关系到各高校的排名,继而影响着高校的招生、就业、项目、资金等重大问题。终造成的结果是,各个高校之间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日益趋同,各高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方式日益趋同,忽视了科研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的差异。部分科研能力不足的教师不是出于学术兴趣,纯粹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差事,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学术研究日益功利化、短期化是学术不端行为滋生的重要推手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变革不断涌现的关键时期,人们把功利实惠的市场规则推广到方方面面,渗透至学术领域,功利浮躁的不良学术风气逐渐蔓延,在学术研究上也走向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机会主义道路,日益功利化和短期化。
1986年,我国人事部门开始进行职称制度改革,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国务院批准设置了21个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到目前为止,国家共建立了29个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教育、科学、文化、医疗、卫生等很多机构都需要进行职称评定,评定的条件都跟在不同级别刊物上公开发表文章挂钩,而职称又同工资、津贴挂钩。全国范围内逐渐出现了 “全民学术”的热潮,随着教育系统扩招,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能否取得与论文发表挂钩,“全民学术”的热潮愈演愈烈。这种职称评定、证书获取,考核机制的周期性,必然导致学术研究的短期化。很难想象花了二十余年才完成《资本论》的马克思,在现行中国的环境下能否特立独行。
为应付职称与考核所需,以求在短期内取得规模效应,学术研究被异化为“学术生产”,厚积薄发的研究过程被异化为立竿见影的生产过程,因此,违背学术研究复杂严谨、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而竭尽所能东拼西凑,不择手段获取项目,四处挂名编著学术垃圾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些刊物的办刊者也不再坚持学术标准和学术公正,不以学术质量和原创水平而以职位高低、关系亲疏、出价高低来决定论著或成果是否发表或出版,使得学术期刊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被冲刷得一干二净,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全民学术”的热潮并没真正带来学术研究的繁荣。医疗系统的一位老医生感叹:“现在能发表论文的医生越来越多,而真正能把病看好的医生却越来越少”,原因是 “许多学历很高,论文数量可观的博士不会看病,而那些诊疗经验丰富,深受患者喜爱的医生却因为论文数量不够而在晋升的路上屡屡受挫。”另据报道,“2009年中国的SCI论文数量已经突飞猛进到11.2万篇,仅次于美国,成为第二。同时,中国大陆出版的科技期刊数量大约有5000种,也位居前列。与强大的论文生产能力和庞大的期刊数量不相称的是,中国在科技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期刊并不多。近年在乌利希期刊指南所收录的全球两万三千多份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中,美国的学术期刊占了 34%,中国的期刊大约只占到2%。”
学问不只是做出来的,也是教出来的。正如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所说,“许多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尚缺乏正规的、系统的、严格的学术训练,尚不具备从事学术研究的不可或缺的概念系统、背景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学术的自我意识,尚未实现对‘学术’和‘学问’的认同”。由此可见,从事学术研究需要经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可在学术功利化不断膨胀的今天,现实情况却是,硕士生、博士生与其导师之间的关系发生异化,变成了“打工仔”与“老板”的关系,“老板”忙着跑项目,然后分包给“打工仔”,获取项目经费,真正用于学术指导的时间屈指可数,更谈不上进行系统的学术训练了。
三、社会转型过程中学术环境恶化是学术不端行为滋生的土壤
首先,不恰当的学术评价与考核机制加剧了学术环境的恶化。现行学术评价与考核机制下,学术研究发生异化,学术功利性取向占据主导地位,失去了学术研究的乐趣,背离了学术研究的本来目标发展与创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与分子医学系教授付向东说,“我参加国内科学项目的评审。无一不是这样:被评审的都知道评审专家。电话、短信到处飞,要求照顾。”“很多院士不是不想主持公道,但是架不住人情。”适当的考核压力有助于发挥学术主体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但超负荷的压力却可能会带来焦虑感、挫败感、职业倦怠,甚至学术不端行为。
其次,对学术不端行为熟视无睹使学术不端行为得到蔓延。兰德认为现代社会存在“灰色道德崇拜”。在道德上不追求善,只是追求一种恶的回避,害怕自己被烙上黑的污名,只追求道德的灰色区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曾给学生下发问卷,如果发现身边的老师或同学有学术不端行为,会怎么做。结果是,63.3%的学生选择“私下跟他讲讲”;28.8%的学生表示“不会向人提及”;只有7.38%的学生选择举报。当毕业论文仅被看作是一种不得不走的仪式,当指导者指而不导、评审者评而不审早已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当学术和生存变成了可交换的等式,可以用投机取巧的方式得到评所谓的“学术成果”,当学术不端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还会有几人能够独善其身呢?这将是对学术研究的致命伤害。
此外,社会转型时期新的道德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从主观上来看,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还不强,从客观上来说,维护学术诚信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起来。因而,论文代写、课题代做、教授抄袭、博导剽窃、伪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不可避免。
【参考文献】
[1] 刘延玲:“一稿多投”的背后[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1).
[2] 孙正聿:学风委第二组讨论情况汇报[EB/OL].http://www.sinoss.net/webgate/CmdNews-Detail?newsId=7144,2007-11-14.
[3] 安·兰德著,焦晓菊译:自私的德性[M].华夏出版社,2007.
[4] 徐灵、魏彤春、侯光辉:科研压力下的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组织支持的调节效应[J].科技管理研究,2013(7).

作者:徐扬辉
来源:当代经济 2013年20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