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检测样例–造成访谈录作者署名不规范的原因

2017-11-22 作者:小编

知网检测样例--造成访谈录作者署名不规范的原因,根据访谈而写的访谈录要在访谈内容上作一番整理,把里面的精华部分摘录出来,做成一篇文章,如实反映采访的内容,并加入少许对访谈人物的描述。

(一)将访谈录作为一种学术文体,缺乏统一的撰稿规范

学术访谈录作为学术访谈的文字固化作品,与一般的学术论文存在区别,无论是在表达的内在逻辑上还是撰稿的外在形式上,目前尚无具体的规定与规范。一般的学术论文,都有固定的格式,一些学术期刊也有撰稿规范,从文章的一级标题,作者及其单位,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文章层次划分,二级标题及其三级、四级标题,结语,注释与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基金项目的标注等等都有具体规定,因此其写作形式基本已经固化。而学术访谈录源于新闻报道中的人物采访,无论是对访谈的文字整理还是固化成文字作品后的外在形式上都还带有新闻报道的特征。而新闻报道包括其人物采访稿的撰写是比较灵活的、自由的,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要求,在作者署名方面同样缺乏严格的规定。

(二)没有明确区分学术访谈录与新闻访谈录

有的访谈录作者署名是根据新闻的形式署名。在新闻稿中,有一种重要的文体———新闻访谈。新闻报道事先要采访,由对新闻事件的采访扩展到对新闻人物的采访。新闻报道中的人物采访强调的是记者的主体性与采访的主动性的充分发挥。报纸等纸质类新闻媒介上刊登的人物访谈一般是记者采访完成,注重的是其新闻属性,采访结束后发表访谈录,理所当然地作为记者的职务作品,署上记者本人的姓名或“本报(本刊)记者”或“本报(本刊)记者某某某”,这是由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由新闻访谈衍生出的学术访谈,在采访人发表其访谈录时,受访人也没有作为作者署名的意识,也就没有主张自己作为作者的署名权,因此即使访谈录中没有将自己作为作者署名也认为是无可厚非的。

(三)访谈双方对作为作者署名的现实需求不一致以及资历的不对等

近年来很多高校、科研机构对科研成果的量化考核有愈演愈烈之势,无论是成果统计、年终考核还是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要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乃至找工作,都需要有单独署名或作为作者署名而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并且必须达到规定的量化指标。以上访谈录文本中部分只有采访人作为作者署名的“乱象”便是这种急功近利科研“硬规定”的一种投射。

研究文本中大部分访谈双方的身份或资历不对等,有的受访人是某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前辈、专家、学者、甚至泰斗,大多具有正高级职称,其接受访谈是为了贡献他们的学术思想、学术经历甚至人生经历,以启迪学术新人与晚辈;而研究文本中的采访人大多是职称低一些的后辈、学术新人,或者是受访人的助手、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将自己作为作者在访谈录上署名发表,可以作为其学术成果或科研成果,对其发展、切身的现实需求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而受访人大多已经功成名就,既没有要将访谈录作为其科研成果的现实需要,也没有要在访谈录上作为作者署名的功利心态。于是,在采访人将访谈录整理好交给期刊编辑部时,即使受访人没有作为作者署名,期刊编辑也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没有对访谈录的作者署名“乱象”引起足够的重视。

.—— END ——.